“还行吧!比预期分数稍微低了一点。”面对记者对他取得高分的惊叹,赵晨曦轻描淡写地说,“但我知道这个分数能让我上理想的学校了。”
学习有方法,贵在坚持。赵晨曦分享了四个“独门秘籍”。一是对知识体系进行系统分类、总结。每一门学科,在脑海里都要有一个清晰的框架。每一个单元学完之后,要理清知识脉络,形成自己的理解。二是做好纠错。错题本是赵晨曦学习生涯中的“好帮手”,每科一本,分类明确,记录翔实。为了节约时间,他把错题直接裁下来粘到错题本上,再记一些关键步骤,尤其是自己在做题过程中卡壳的步骤,并对错因进行分析,标记到题目旁边。三是应试技巧和策略。“高考就是一场限时赛跑,关键要在规定时间内拿高分。”赵晨曦说,“适当地掌握一些排除、特殊值这些小技巧有时候也能帮我们节约不少时间。”除此之外,他还认为,考试之前大家应该对试卷上的不同模块、不同题型,甚至每道题目分配多长时间有一定的掌握,对每科考试都做好规划和安排,这样才能在考场上临危不乱。四是要熟练掌握每个知识点。提高熟练度主要靠刷题,但刷题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要通过刷题复习生疏的知识点,总结这种题型的解题方法。
面对压力,学会调适。在漫长的学习道路上,赵晨曦并非一帆风顺。“也会遇到难啃的知识点,也会有疲惫的时候。”赵晨曦说,“学习本身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当你真正掌握了某个难点,那种成就感是无可替代的。”在压力来袭时,他也分享了自己的“减压术”:要放平心态,拿得起也要放得下。高考很重要,但它不是人生的全部。同时,他也会主动找任课老师谈心。“老师已经带了很多届毕业班,经验很丰富,我也很信任他们,有时候心绪乱了,找老师聊一聊,心结就打开了。”赵晨曦说。
在老师眼中,赵晨曦是一名有天赋、很刻苦的学生。自律、勤奋是高三理科(3)班班主任张俊良对赵晨曦的评价。“赵晨曦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知道自己的薄弱点在哪儿。比如遇到难解的题目,如果这个题目没有解决,他就会死磕到底,直到弄懂为止。每次考试完,还没等老师分析问题,他就已经总结得差不多了。”张老师说,“希望这名追光男孩在未来的征途上依旧步履坚定,不负热爱,不负韶华。”
谈到家庭,赵晨曦言语间满是感激:“父母很支持我,从不给我压力,只是默默陪伴。”父亲在外打拼,母亲在家悉心照料他的生活,从小就引导他识字、背古诗,为他后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了基础。在赵晨曦父亲眼中,儿子从小到大都很懂事,没让家人操过心,而且从小记忆力就很好。
如今,站在人生新的起点,赵晨曦并没有放松。“暑假先休息几天,然后锻炼一下身体。我可能还会找一些英语课程再学习一下,主要提升一下听力和口语能力。”他说,“大学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也希望能提前适应新的生活,迎接更大的挑战。”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