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张麟:用“情理法”守护乡村安宁

    首页 > 漯河 > 正文

    日期:2025-07-01 09:58:52    来源:漯河日报    
          “刚接到报警电话,我得马上到现场。”6月24日一大早,记者跟随市公安局西城区分局阴阳赵派出所民警张麟,前往辖区某公司处理一起纠纷。
          “我着急用这批货。没想到货车司机因为我没及时接电话,带着货开车走了!”见到张麟后,该公司老板郭先生说,这是一批价值9万多元的电子产品配件,货款已支付,只需要等到货后便投入生产。
          了解事情缘由后,张麟安慰了郭先生:“司机开了一夜车,身体疲惫。你一大早刚起床,没接到电话情有可原。双方应该互相体谅,都不容易。”随后,张麟拨通了发货方负责人的电话,与其商量解决办法。该负责人表示,他已经安排了新司机去送这批货物。为确保货物及时交付,张麟主动添加了货车司机的微信,跟踪货物交接。当天上午,郭先生顺利收到货物。
          扎根基层 敲开群众心门
          “你才25岁,是怎么做到如此沉稳的?”解决纠纷后,记者问张麟。张麟说,初到阴阳赵派出所时,他遇到过“敲不开群众家门,做不通群众工作”的情况。但他明白,做好基层工作需要勤思考、多历练。
          “你说话和以前不一样了,一听就是经常和老百姓打交道的。”姥姥的话让张麟深有感触。从小生活在市区的张麟对乡村很陌生。如今,经过两年多的基层奔波,他找到了工作方法:主动走访、唠家常、问需求。
          张麟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年轻人。他深知,做好基层工作要频繁地与群众交流,多询问他们的家庭情况,看看有没有困难需要帮忙解决。阴阳赵镇不少人知道派出所有个叫张麟的小伙子,有事总爱找他。张麟凭借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与信赖。
          创新模式 守护一方平安
          有了群众的信任,张麟开展工作如鱼得水。然而,阴阳赵派出所辖区矛盾纠纷呈现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诉求复杂化的特点,容易演变为刑事案件。
          为了从根源上化解矛盾纠纷,张麟摸索出“3+2+6+N”工作模式:3名社区民警(辅警)、2名包村民警(辅警)携手镇包片干部、镇包村干部及镇综治办、土地管理所、司法所、卫生院工作人员6方力量,发动村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入党积极分子、群众代表、法律顾问等N类人员,协同开展巡逻防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困难群众帮扶、青少年教育等工作。推行这一工作模式后,阴阳赵派出所累计办理实事31件,摸排违法犯罪线索13条,处理犯罪嫌疑人22名,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实践成效显著。
          张麟入警后的第一个岗位是在看守所从事巡视工作。当时年仅22岁的他发现,有一间监室的在押人员年龄普遍较大且认罪态度良好,平时喜欢读书、学习法律。于是,张麟经常与他们谈心,给他们讲课。
          “有一天,一名值班民警告诉我,有间监室的在押人员想见警号里有四个1的民警。”张麟回忆说,原来那些在押人员不知道他的名字,只记得他的警号中有四个1。当他走进那间监室,在押人员全都站了起来。一名头发花白的在押人员递给他一封手写信,并说:“平时你没少管我们。我们都清楚你是为我们好。听说你要调岗了,祝你在新的岗位干得更出色!”这份突如其来的感谢让张麟十分感动。
          信中写道:“当我们想家的时候,是你陪我们拉家常;当我们需要关爱时,是你站在我们身旁嘘寒问暖……”对于刚入警没多久的张麟来说,这既是一份特别的认可,也是他坚守初心的动力。
    情理交融 化解矛盾纠纷
          今年1月28日,正值除夕,张麟接到一起警情,赶到现场后了解到,报警人因生意失败,与家人发生争吵,内心十分痛苦。当天,他的妻儿住在市区,他独自在老房子里过年。晚上邻居放烟花,火花不断落到他的院子里。他顿时情绪失控,想找邻居麻烦。但最后一刻,他还是拨打了报警电话。
          “别人家都热热闹闹的,他一个人待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心里很难受。我就不断开导他。”张麟回忆说。张麟安慰报警人:“人生不会一帆风顺。做生意失败了,大不了重新再来。关键是不能自己先垮了,你得让家人看到希望。”张麟又说起自己刚入警时遇到的挫折及如何一步步挺过来的。听了张麟的话,报警人哭了,并对他说:“其实,我报警就是怕自己做出傻事。”就这样,张麟与报警人聊到了深夜。最终,报警人平复了情绪,打消了极端想法。
          “兄弟,我想通了,要开始新生活!”农历大年初三,这名报警人特意到派出所向张麟道谢。张麟告诉记者,这一声“兄弟”,让他感受到了对方对自己的认可与信任。
          “和群众打交道,‘法理情’的顺序得倒过来。”张麟说,先站到群众的立场理解他们,与他们讲情分、讲道理,调解就成功了一大半,等到他们情绪稳定了再讲法律,自然就容易接受了。
          脚下常沾泥土,心中装满群众。25岁的张麟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智慧织密平安网,更以一颗赤诚之心让警徽在乡村熠熠生辉!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 

    下一篇:靶向监督筑牢防溺水安全网
    上一篇:科技计划项目通过验收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