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城地处中原,是中国共产党在河南开展工作较早、活动较频繁的地区之一,有着丰富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老官田村就是其中的代表,也是我们建立红色研学教育基地得天独厚的条件。”老官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良向记者介绍,1925年郾城火车站党支部建立之后,以周天元、马绍琴、张光灼、谢树发、蔡永令、赵伊坪等为代表的共产党员就活跃在郾城这片土地上。李集镇老官田村党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郾城农村成立的第一个基层党支部,给中国共产党在郾城发展党、团组织提供了宝贵经验,也为中共郾城县委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1926年后,老官田村涌现出了以谢树发、谢瑞珍、秦绍周、张芳领、谢徵等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他们积极发动群众,发展党员、团员,积极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为党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
田良告诉记者,为了宣传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老官田村2023年开始筹建老官田村红色研学教育基地。“我们先后到北京、武汉、临沂、芜湖、郑州、许昌、新乡、驻马店等地做了大量走访工作,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甄别筛选资料、走访记录等,基本还原了谢梅村、谢树发等人的革命历程。我们又多方筹资,建成了这个红色教育基地。”田良说。
老官田村红色研学教育基地用房由老村室改造而来。室内陈列着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老官田村及周边村落、乡镇、区县从事革命活动的资料以及原中共郾城县委和下辖党支部、党小组建立过程的资料。人物事迹板块主要介绍了谢树发、谢瑞珍、谢徵等优秀共产党员的生平经历,还有村里参战老兵的具体情况和数位烈士的从军过程等。
“老官田村的红色研学教育基地,是村级红色革命文化的一个亮点。”郾城区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秘书长杨合兴说,近代以来,郾城各界人士积极投身革命,是中央认定的革命老区之一。
漯河市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徐前程认为,老官田村红色研学教育基地的建立在凝聚民族自信,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爱国、爱党信念等方面有重大意义。
“目前教育基地内征集到的红色英雄人物故事、书籍及具有价值的老物件比较少,这是让我们感到遗憾的地方。”田良表示,后续他们将继续收集本村及周边地区的更多红色英雄故事、书籍、老物件等,进一步完善研学基地建设,争取建成一座集爱国教育、红色旅游、研学拓展、党员教育、乡村文化于一体的红色研学教育基地。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