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管:河南广播电视台   主办: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 设为首页
  • 河南县域经济网

    城市新闻:


    天山脚下写担当 法治护航谱新篇——记召陵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张辉

    首页 > 漯河 > 正文

    日期:2025-08-08 09:46:16    来源:漯河日报    
             伊吾小城的别样风光,当地人民对援疆干部的热情支持,胡杨的自强不息……7月23日,谈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风土人情,刚刚援疆归来的张辉面对记者的采访如数家珍。
             2024年3月,召陵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庭长、四级高级法官张辉奔赴距离家乡2600多公里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伊吾县人民法院,开启了他的援疆征程。
    主动深入一线 用心调解纠纷
             伊吾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部,是一个典型的边境小城。初到伊吾,迎面而来的不仅有西北边陲的风沙,还有文化差异和工作模式转换的巨大挑战。2024年3月,张辉到任后,即被任命为伊吾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
             “那里司法资源相对匮乏,专业法官数量不足。我得帮他们做些有价值的事儿!”为缓解审判工作压力,张辉主动深入一线,与当地法官座谈交流,了解民族习惯与法律实践,在最短时间内适应环境、融入团队。
             “我以为这里人口少,案件数量也比漯河少很多,处理起来应该会比较得心应手。”深入了解之后,张辉发现,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伊吾本地虽仅有两三万人口,但随着淖毛湖矿区资源的开发,企业越来越多,外地务工人员达四五万人。一些新型案件的复杂程度让张辉始料未及。在一起化工生产企业承揽合同纠纷案件中,涉案金额高达2000多万元,双方争议较大,被告也有很大的抵触情绪。两次开庭,笔录记了整整70多页。
             其间,张辉耐心地与当事人反复沟通,认真倾听双方的诉求,常常电话一打就是半个多小时。后来,被告得知他是一名援疆法官,对他说:“我能看出来您是真心为我们双方解决问题的,我相信您!”最终,被告和原告握手言和,张辉悬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伊吾之美,美在宁静祥和。”下班后走出办公楼,张辉感受着这座小城的独特之美。
             开展普法教育 提升办案质效
             在这片多民族聚居的热土上,张辉感受着这里与中原大地截然不同的地理风貌、生活习俗,也在积极探索更多路径,让法治的种子在祖国边疆生根发芽。
             工作之余,张辉积极投身当地的法治教育与普法活动。去年4月起,他坚持每月到一个乡镇开展一次普法宣传活动,与各族群众零距离接触,现场解答各种问题,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去年年底前,他走遍了全县七个乡镇。同时,他还为全县政法干警专题讲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为当地人民陪审员专题讲授民事诉讼实务,引导干警和人民陪审员强化法治思维、依法行使权力。同时,他结合案件审理中发现的问题,向伊吾县有关单位发出司法建议,规范合同的签订履行,提高依法经营水平。在当地传统节日“杏花节”上,他精心挑选群众身边发生的真实案例,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以案说法,让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司法的正义与温度。
             张辉积极发挥审判职能,主动承办疑难复杂案件。他根据办案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将“专人排庭”模式转变为“多人排庭”模式,缩短了案件平均办理时间,提高了全院办案效率。他还提出将书记员由“随机记庭”模式转变为“固定跟案”模式,以师徒传承方式手把手带案培训。他提出“重视法官会议、落实阅核制、定期点评发改案件”的合理化建议降低了发改率,提高了办案质量。经过不懈努力,去年年底,伊吾县人民法院发改案件同比下降40%,“薄弱法院”的帽子也被成功摘除。
             践行胡杨精神 传递司法温度
             去年年底,伊吾县人民法院年终考核时,大家把仅有的优秀干部指标留给了张辉。“他们在这个边境小城默默坚守和奉献了一辈子,却把这么宝贵的荣誉给了我。我太感动了!”张辉说,他的援疆时间不过短短一年多,而这里许多法官的家远在一二百公里之外。他们常常半个月甚至更久才能回一次家。这份坚守数十年如一日。他们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
             援疆期间,张辉一直有个疑问: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着伊吾县人民法院的法官们日复一日地坚守?最终,他在伊吾那片胡杨林里找到了答案。
             新疆不乏胡杨,伊吾尤甚。他亲眼看见那一个个倔强的生命在茫茫戈壁中傲然挺立,有的躯干笔直,刺向苍穹;有的盘绕在一起,似在无声呐喊。灼热的阳光、呼啸的风沙、贫瘠的土地……这一切非但没能摧毁它们,反而激发出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那是在绝境中不屈不挠、在风沙里勇往直前的执着与顽强。
             这不正是他要追寻的胡杨精神吗?正如一代代扎根边疆的守护者,正如一批批肩负使命的援疆人。他们深信:只要精神不倒、意志不垮、奋斗不止,边疆人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
             7月24日,召陵区人民法院法庭内,张辉正在审理一起劳务纠纷案件。这是张辉当天的第四场庭审,也是他援疆归来后平常的一天。
             庭审现场,看着为生计奔波的当事人,张辉心中的责任感愈发强烈。他快速梳理双方的争议焦点。面对繁杂的证据材料,他逐条分析,引导双方围绕核心事实展开质证。在倾听当事人陈述时,他既严格把控庭审的节奏与方向,确保程序严谨公正,又以温和的态度引导略显紧张的当事人清晰表达诉求。当需要释法明理时,他言简意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明法律关系和可能导致的后果,让当事人不仅感受到法律的威严,还体会到了司法的温度。
             这严谨而睿智的作风,正是他多年审判经验与援疆经历沉淀下来的职业素养。
             援疆的经历让张辉深刻感受到当地群众的纯朴善良,也让他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援疆是付出,也是收获。援疆的经历让我真切地理解了‘家国’的意义。”张辉说,法律不仅守护公平正义,更守护生活的烟火气。因此,面对每一个案件,无论大小,他都告诫自己:“我手中的法槌敲响的不仅是法律的权威,还是民心。司法为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办好每一件‘小案’的坚持。”
             本版图片由
             召陵区人民法院提供
        (声明:本文不代表河南县域经济网观点,如是转载内容,河南县域经济网不对本稿件内容真实性和图文版权负责。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错误信息。)
    责任编辑:张家琛    

    下一篇:加强重点工作调度 坚持过紧日子 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向上向好态势
    上一篇:加强监督监管 提高保障能力 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保服务

    关于我们 |本网动态 |人员名单 |版权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法律顾问